强烈推荐一本好看的古言脑洞小说——《岁月稔星霜》!本书以施婳沈珣为主角,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。作者“梨涡深深”的文笔流畅,让人沉浸其中。目前小说已更新至第83章,111955字,千万不要错过!
哪里能找到岁月稔星霜小说的最新更新和免费章节?,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:沈珣嗓音低沉富有磁性,落在沉沉的夜里显得格外动听。施媗心弦一颤,眼眸低垂,努力平复内心的悸动。片刻后,才启唇道:“妾身想将阿软留在身边。”提及妹妹,施媗眉间不禁染上一缕愁绪,神情黯然。“父亲赴任肃州前…
《岁月稔星霜》小说最新章节试读:就在此时,远方扬起一阵沙尘,一匹白马疾驰而来。马背上,红衣少女身姿矫健,如灵动的火焰。她的出现让众人死寂的心泛起一丝希望的涟漪。少女勒住缰绳,居高临下地望着这些濒死之人。“莫要再向前行!前方是魔鬼石林,进去便再无活路!”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,在空旷的沙漠中回荡。“魔鬼石林!”有人惊呼,众人面面相觑,不敢置信,数日来的艰难跋涉
《岁月稔星霜》精彩章节赏析
沈珣嗓音低沉富有磁性,落在沉沉的夜里显得格外动听。
施媗心弦一颤,眼眸低垂,努力平复内心的悸动。片刻后,才启唇道:“妾身想将阿软留在身边。”
提及妹妹,施媗眉间不禁染上一缕愁绪,神情黯然。
“父亲赴任肃州前,将阿软送至凌州外祖家。起初,外祖家因父亲权势对阿软颇为照顾。然而,父亲去世的消息传到凌州后,舅母章氏就……”
言至此处,施媗声音微颤,哽咽道:“章氏竟对阿软起了歹心,哄骗她在与其子的定亲书上按指印。阿软不从,便被软禁于后院。我上月寄去的信也被扣留。或许因忌惮夫君,他们未敢强留阿软,却扣下了她的财物,直到她启程回临安,才将信归还……。”
“夫君,阿软才八岁,妾身怎敢再让她落入那些龌龊不堪的人手中。”
沈珣皱眉,思索片刻。问道:“凌家此番作为,显然不是临时起意,难道岳父生前不知凌家为人?”
这也是施媗不解之处,父亲明知凌家人的德行,又为何会将妹妹送入那虎口?
“父亲…应是知道的。夫君有所不知,妾身母亲去世前,我舅舅凌锦程曾携章氏与一双儿女来过几回临安城,皆是住在施府中。”
说到此处,施媗气愤不已。
“章氏出身商户,目光短浅、贪慕虚荣。其女年少时便有偷窃阿软首饰的劣迹,被家中嬷嬷多次抓获。父亲与母亲念及亲情未予追究。然而,章氏竟厚颜无耻地向母亲提议,让她儿子凌思源与阿软定亲。母亲年近四十才生下阿软,视若珍宝,怎会将阿软许配给这样的人家?”
“母亲几番推辞,那章氏却不死心,撺掇着舅舅前来游说,母亲不堪其扰。直至父亲大发雷霆,与他们彻底决裂,此事方才作罢。”
施媗原本不愿与沈珣谈及这些后宅中难以启齿的琐碎之事,毕竟这些纷争与算计实在难登大雅之堂。
然而,此事关乎妹妹的未来与归宿,外祖一家已不可依靠,如今妹妹唯一能仰仗的,便只有自己了。思及此,她不得不压下心中的顾虑,将实情娓娓道来。
“府中诸事,你自行斟酌处置便是。”沈珣略一抬眼,目光掠过案头的更漏。
施媗这才注意到他身侧的书案上,文书堆积如山。烛火摇曳间,映照出他眉宇间难掩的倦色。
“多谢夫君体恤。”施媗微微垂首,语气中带着几分愧意:“明日,妾身打算带阿软前往施府,为父亲磕头上香,以尽孝道。”
“嗯。”
“那妾身就不打扰夫君了,夫君记得饮参茶。”
门外等候的丫鬟绿水见施媗出来,连忙接过她手中的食盒。主仆二人沿着抄手回廊一前一后地走着。
绿水细细看了看施媗面色,待到离书房稍远一些,忍不住问道:“夫人,大人答应了吗?”
“嗯,算是答应了。”
“那夫人怎的看上去不大高兴的样子?”
施媗低声叹了口气,忧心道:“夫君公务繁忙,我不能替他分忧,还总是麻烦他,实在惭愧。”
绿水失笑:“大人与夫人是夫妻,娘子有事,夫君担待些不是天经地义的吗。”
施媗摇摇头,心道不是。
她心知肚明,自己从未得到过沈珣的青睐,在他心中也毫无分量。
更明白,沈珣的心早已在年少时便许给了他的恩师周太师的孙女——周语凝。
即便周语凝如今已贵为太子妃,沈珣对她的那份深情,依旧如初,未曾有半分动摇。
施媗至今记得,那是她十七岁那年的春日,在周太师府上的春日宴上,她第一次见到了沈珣。
尽管她早已听闻过无数关于他的赞誉与褒扬,但真正见到他的那一刻,仍不禁为之惊艳。
她曾以为,十八岁便高中状元的人,必定是一副儒雅文弱的书生模样。
然而,眼前的沈珣气宇轩昂,与生俱来的矜贵之气与儒雅相辅相成,令人一眼望去,便再也无法挪开视线。
那春日宴的华彩盛景之中,施媗身侧环簇着一众名门贵女。人群缝隙间,她偷偷将目光投向那卓然而立的沈珣。
一次,两次,她的心如同被春风撩动的湖面,泛起层层涟漪。
然而,就在太子夫妇踏入的那一瞬。她敏锐察觉到,沈珣平静淡然的脸上,闪过一丝稍纵即逝的波澜。
她心中暗自思量,太子妃周语凝出身显赫,是当朝太师周阁老的嫡亲孙女,自幼饱读诗书,才情冠绝京城。
而沈珣师从周太师,得其真传,年纪轻轻便已名动朝野。
二人皆是惊才绝艳之辈,又都生得一副好相貌,在世人眼中,可不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?
想那周太师府上,日日有诗书论道,夜夜有琴瑟和鸣。这般朝夕相处,耳鬓厮磨,彼此心生情愫,倒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。
只可惜…施媗轻轻叹了口气,将那些不该有的心思尽数压下。
令施媗没有想到的是,春日宴后仅三个月,安远侯府的老夫人,沈珣的祖母竟然亲自来施府提亲了。
沈珣的曾祖父是安远侯,安远侯骁勇善战,爵位是凭着赫赫战功博来的。只是到了沈珣祖父这一代侯府自此渐趋式微。
老侯爷去世,沈珣祖父袭爵后仕途上没有混出什么名堂,后宅倒是妻妾成群。正妻诞下一位嫡子后再无生育,他便娶了许多妾室,庶子庶女生了一堆。
但庶出子女皆是平庸之辈,没有一个官阶逾五品的。在遍地公侯伯爵的临安城,五品以下的官实难入眼。
而沈珣的父亲是庶出,又排行第三。
常言道:“公婆爱长孙,爹妈疼幺儿。”其父既不为家族所重,沈珣亦因此备受冷落。
据说在沈珣十五岁那年,曾拿着文章登门拜见大儒张怀墨。岂料,张怀墨见那文章后,竟以冷言相讥,将他逐出门,转瞬却将沈珣的堂兄沈珏收为门生。
流言纷纭,皆道张怀墨厌弃沈珣,缘由乃是沈珣有抄袭文章之嫌,此说如阴霾,成为他人生中一抹难消的污痕。
其后不知是何因由,沈珣获周太师青眼,忝列门墙。三年后,由周太师作保,直入会试,勇夺会元。殿试之中,又被圣上钦点为状元,授七品翰林院修撰之职,自此平步青云,声誉日隆。
施媗的父亲施敬彰是二品左都御史,施媗又是嫡长女。沈珣虽出身侯府,可毕竟是庶出一脉,两家结亲,沈珣实属高攀。因此老夫人亲自前来也是为表诚意。
施敬彰与夫人凌初婉皆为开明之人,于他们而言,出身之事不过尔尔,相较之下,女婿的人品才学才是重中之重。
当双亲问及施媗心意时,她面颊微红,轻轻点头。
尽管父亲曾提及周府对沈珣有知遇之恩,且他与周府嫡女周语凝之间曾有些许暧昧传闻,施媗心中却自有盘算。
她暗自思忖,周语凝已入东宫,与沈珣再无可能。即便沈珣此刻并未对自己倾心,但他既主动求娶,日后在漫长的岁月中,两人相濡以沫,相伴相守,未必不能培养出几分情意。
怀着这样的期许,她将自己的心意告知父母。父母见她心意已决,便顺了她的意,应下了这门亲事。
随后的三书六礼、采纳问吉皆进行得十分顺利,施媗在第二年开春后便嫁入了城北的沈宅。
之所以是沈宅而非侯府,是因沈珣为官后便从侯府分居,搬进了天子御赐的城西宅院。
沈珣的生母早逝,如今的婆母是继室,与公爹一同住在城东的侯府中。因此,施媗嫁入沈宅后便执掌中馈,无需每日前往婆母跟前侍奉,只需在节庆日或侯府长辈生辰时携礼登门拜访即可。
这一点,令城中许多贵女羡慕不已。
众人皆以为沈珣娶她是为了攀附御史大夫的权势,谋求仕途助力。然而施媗清楚,父亲虽位高权重,却从不徇私。
若真有私心,当年也不会将沈珣从翰林院调任至偏远的定州任知州。
定州偏僻多瘴,水匪横行。沈珣任职期间政绩卓著,仅两年便调回国都,而后两年间连番升迁,现官至正三品刑部侍郎,俨然成了卫国最年轻有为的官员,连着安远侯府也水涨船高。
施府未曾助力沈珣仕途,父亲离世后诸事却需沈珣操持,令施媗心生愧疚。加之她多年无所出,沈珣纳妾恐难避免。
如今既无娘家依靠,又无兄弟支撑,未来处境堪忧。施媗心忧如焚,不敢深想。
侯府上下皆以为她体弱难育,施媗虽有满腹委屈,却无从辩驳。
当年沈珣赴任定州,因她体弱未能随行,二人自此分隔两地。待他调回临安,又因公务繁重,时常忙碌至深夜。
成婚四载,夫妻同房次数寥寥,这般状况下,想要孕育子嗣谈何容易?
夜色如墨,阴沉压抑,施媗的心境也瞬间如同这黑夜一般,黯淡无光,布满阴霾。
小说《岁月稔星霜》阅读结束!